张小龙及其团队在月活过10亿的微信上,卓有远见地搭了一套“OS系统”,迄今为止,已经运行超过百万的小程序。在小程序上释放的红利,已被跳一跳,海盗来了,艺龙网等小程序验证了。小程序是一个成本低于其他渠道,并且具备引爆社交的新引流渠道。 小程序还被大佬多次提及,是一个离钱最近的通道。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来说,本身自带”钱“属性的气质,搭小程序的快车,能引发新的思考。对于互金产品在小程序上的玩法,本文从四个角度出发,供大家一起讨论。 一. 让用户有便宜可占“免费”是互联网产品快速增长的法宝,对于小程序上的产品,同样适用。互联网金融产品,大多都是需要付费的产品,如定期理财、基金、股票、借贷、保险等,用户需要付费,并且承担风险,采用“免费”体验的模式,能够快速降低用户做决策的门槛。 另外一方面,基于熟人关系的微信,在好友邀请体验,具有一定的信用背书在里面(不过慢慢也在被各种活动削弱)。 1. 邀请砍价以拼多多为例,发起邀请好友对某件商品砍价,砍价最终可以达到免费拿或者获得以极少的价格购买改件商品的资格。 在砍价设计中,通常第一次砍价超过30%,其后依次递减,原本定价100元的商品,最后需要邀请20-30人左右才能完成免费砍价。除此之外,在规则设计中,需要制造紧迫感,如倒计时;需要有排行榜,砍价进度条等明确任务目标完成情况的设计。 (拼多多:砍价免费拿) 对于邀请砍价方式,借助小程序几乎可以达到快速传播,好友收到邀请后,基于熟悉关系,也不好意思会拒绝,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帮助好友完成砍价。 对于在激励邀请人上,以拼多多为例的邀请砍价小程序活动,还会加入游戏角度的激励机制,如随机翻倍,目标梯度抽奖。在帮助邀请人完成目标上,拼多多的邀请砍价机制,可谓用心良苦。 最终能够促使用户与他的好友完成砍价,一是小程序传播和参与门槛足够低;二是“免费”获得100元的动力;三是微信的熟人关系。 互联网金融产品同样适用于该套方法,以保险为例,价值99元的百万重疾保险,同样可以在小程序传播,由用户发起邀请砍价,好友参与。(具体以是否合规来执行) 2. 团购打折团购打折,以较低价格买入,与邀请好友砍价,方法如出一撤。在拼多多上,也常见这种拼团,3人团队是常见的拼团方式,到达目标人数后,能够以低于单个人购买的价格买入商品。虽然不是最终免费,但是有便宜可占的心理机制依旧在。 3. 免费赠送腾讯旗下的保险平台微保借助小程序,给众多的微信用户赠送两大福利,分别是驾乘意外险和航意航延险,无条件领取,只要将微信认证的身份信息授权给微保。 用户可以零门槛领取保险的活动,在几个小时被广泛传播,迄今为止,已经有百万用户参与该活动并且成功领取了保单。事实上,用户在领取免费保单后,保单的额度基本很低,可能是5万,与市场常见的50万、100万保单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时候,微保将准备好了任务铺开,提示用户完成相应任务,即可提升自己的保单金额,如关注微保公众号、分享给好友、绑定微信运动、免费查询违章等指定任务后,奖励相应的额度。 (微保:赠送免费的驾乘意外险) 在用户完成了有限的任务后,用户还有3次抽奖机会,随机中奖。对于微保赠送的驾乘意外险来说,用户免费领取一定额度和完成指定任务,还不是最终的活动目的。用户如果想提高保障额度,可以按月付费购买,获得正常的50万或者100万套餐。 免费赠送是获得流量的入口,设置任务是指导用户进一步分享或者转化,按月付费达到了利润变现的目的。 《长尾理论》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此前提及的免费经济学,带来的效果再一次在小程序上被放大。当然,无论是全免还是半免,其背后都是一套试图获利的机制。 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来说,在去杠杆和合规的大环境下,如何将获得更多的用户,以及提升核心利润,在小程序上推广用户占便宜的方法,或许可行。 二. 让用户体会到实用性在满足用户数实用上,小工具一直是一个高频的功能。早在移动互联网就有企业借助记账APP,挤进了独角兽行列,如随手记。对于用户来说,在小程序上使用记账等工具将更加方便。 工具以查询汇率为例,腾讯提供了一款“汇率即时查”的小程序,功能非常简单,就是查询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汇率,这样的工具自身是携带的流量。当有一定的的访问量后,就可以通过关联公众号,附带自己的金融产品。 还有诸如围绕社交发布的小程序腾讯小经费,以及公众交通服务的腾讯乘车码,都是高频使用的小程序。有用户就有变现的功能。 工具类小程序非常大,而且细分很多功能。比如在金融产品中围绕股票,就可以细分成财经资讯、行情、热门股票、异动股、短线波动、智能推股等板块,将每个板块都制作成独立的小程序。当然也可以如腾讯自选股一样,集合了多个功能,类似APP。 有些工具产品,还是小程序中特有的,比如签到打卡。签到原本在APP时是维系用户活跃的一个环节,现在在小程序中,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产品。在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小程序上,获得了千万级别量的用户,日活也有几十万。其中“小打卡”就是这样一款小程序。 在“小打卡”上,每一个用户可发起打卡圈,邀请好友参与圈内活动,比如主题为英语口语30天冲刺。参与的用户需要遵守圈内规则,预支付押金99元,每天完成打开后,就能退回押金,否则押金不予退回。 (小打卡:用户发起打卡圈) 这样类似的活动主题,在小打卡有上万个,每个小圈子汇聚数千人,已经有点类似PC时代的百度贴吧模式了。 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最简单是在小打卡中,发起挑战。复杂的一点的是,以产品打卡为切入点,结合APP内已有的签到功能,推出适合小程序传播机制的签到小程序。 借助工具类小程序变现的案例中,抽奖助手是一个非常好榜样,由品牌商赞助商品,用户零门槛参与抽奖。每期都有数万人参与,每天可以开奖数次。参与抽奖的用户中奖率是万分之一,一种彩票的感觉扑面而来。“抽奖助手”就相当于流量分发平台,品牌商以极低的价格,就能获得大量的曝光,而“抽奖助手”则可以依靠提供增值服务收费费用。 (抽奖助手:用户赞助奖品,发起抽奖) 给用户方便,帮用户省时间,在小程序上开展工具,会是个趋势。 三. 让用户释放多巴胺
用户在玩游戏、约会、看科幻大片的时候,都能感受到来自多巴胺的兴奋感。在小程序上,游戏已经收割了第一桶金。如微信官方的跳一跳,通过植入品牌商,获得广告收入。据说冠名一次“跳一跳”,费用就高达百万。跳一跳就是一款玩心跳的小游戏,很有用户都体会到来自多巴胺的成就感。 游戏“跳一跳”变现还是克制的,另一款千万用户量的小程序,则是更加直接的变现方式。小程序“海盗来了”直接接入广告,目前已经月流水已经过亿。这款游戏玩起来非常简单,看起还相当无聊,但是日活高峰值能达到2000万。目前,小程序已经上线了2000多款游戏,就连腾讯内部的游戏团队,都有多个团队all in在小程序。 《欢乐斗地主》、《全民大乐斗》、《损友圈》等游戏,已然成了小程序最热火的游戏。就连谷歌都发布了游戏性质的小程序“猜画小歌”,在社交圈火了一把。 金融产品刷屏的概率很大,其主要原因是安全性、专业性要求较高,但另一方面还是传播方式的问题。金融产品一样可以做出闯关小游戏,围绕金融知识,和好友升级打怪。还可以搭建金融场景游戏。 之所以游戏让人上瘾,是因为游戏遵循了让用户释放多巴胺的机制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给用户带来快感。 四. 满足用户的虚荣心在满足用户虚荣心上,年年多次朋友圈刷屏的心理测试题和智力答题验证了满足用户虚荣心的重要性。 答题挑战赛年初答题挑战赛异常火热,各大巨头入场。同时诞生了小程序头脑王者、知乎答题王等知识类答题小程序。规则很简单,系统自动匹配对手或者自己邀请好友,发起答题挑战,在规定时间内,答题正确率高者胜出,累计次数解锁功能,并获得等级。这类挑战小程序,至今活跃量还有几十万。 除了在问答社区、视频领域中,有答题挑战赛,腾讯旗下微证券推出了一个证券类答题挑战小程序股林王者,也引发了好友之间的刷屏传播。和知识类答题规则类似,还有点类似王者荣耀游戏的游戏机制,激发用户不断地完成答题,解锁新勋章,获得成长值,升级。 (股林王者:答题挑战) 所有在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试过的获客、变现方法,都值得在小程序重新试一遍。小程序提供了更低的入场门槛,丰富多样的场景,还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用完即走,用完再来。对于互联网各行各业都是一个机会,互联网金融产品也不例外。 围绕“有便宜可占、实用性、多巴胺、虚荣心”四大方面,互联网金融产品将能以更快、更低成本的方法获得用户,提升用户给公司带来的利润。 |
上一篇: 黄岛8月份小程序行业发展研究报告